(一)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学期(A) 体能与健康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体能的自我评价 第三章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 第二学期(B)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适应能力 第五章 体育锻炼与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提高 第六章 体育锻炼与柔韧性的改善 第三学期(C) 体育锻炼、营养与健康 第七章 营养与体能和健康 第八章 体育锻炼、饮食与体重控制 第四学期(D) 体育锻炼与心理、社会和环境 体育锻炼与疾病的预防 第九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十章 体育锻炼与社会健康 第十一章 体育锻炼与环境 第十二章 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第十五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 注:体育基础理论按第一至第四学期(A至D)的顺序进行教学。 (二)专项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 1、专项的简介、简史与发展 2、专项的特点与作用 3、专项的技术与战术或内容与分类 4、专项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法 5、专项比赛的观赏 6、专项锻炼计划的制定 注:专项的第一部分上1—3,第二部分上4—6。 教材: ①《高校体育选项课理论教程》(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编写,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 ②《体育与健康》(全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 ③《体育参考书》(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2001年编写)。 | |